×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欢迎访问《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官方网站!
分享到: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被收录情况
编辑部成员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征稿启事
论文模板
作者授权书
参考文献撰写格式
订阅及广告
期刊订阅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留言板
English
热点文章
更多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2020年, 第2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0-03-20
全选
|
临床研究
Select
北京某医院消化内科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李占甲1,2,陈水平3,4
2020, 27(3): 361-364.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01
摘要
(
1148
)
PDF全文
(2880KB) (
525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肝炎病毒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消化内科的流行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中心消化内科因各种肝脏疾病而入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228例,同时进行肝炎病毒核酸和抗原抗体检测。
结果
在228例患者中, HBsAg阳性患者占12.72%(29/228),anti-HCV阳性患者占2.63%(6/228),HEV RNA阳性患者占0.88%(2/228),HGV RNA阳性患者占0.44%(1/228),未检测到HAV和HDV感染患者。HBV/HEV混合感染1例,其余均为单独感染。对89.66%(26/29)的HBsAg阳性患者进行核酸检测,其中84.62%(22/26)为HBV DNA阳性,病毒载量的中位值为5.50×105 (IQR,1×103~1.89×106) IU/mL。对66.67%(4/6)的anti-HCV阳性患者进行核酸检测,仅有1例HCV RNA阳性,病毒载量为2.56×106 IU/mL。
结论
我中心消化内科肝炎病毒主要为HBV,其次为HCV,HEV和HGV感染率均较低,未发现HAV和HDV感染者。
Select
河南省不同胎龄新生儿游离肉碱和酰基肉碱参考区间的建立
贾晨路,苏 立,任益慧,李艳茹,李润卿,赵德华
2020, 27(3): 365-368.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02
摘要
(
821
)
PDF全文
(2810KB) (
30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河南省早产儿、足月儿和过期产儿干血斑中游离肉碱和酰基肉碱水平并分别建立其参考区间。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河南省出生的63 799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出生时胎龄分为早产儿组(n=10 034)、足月儿组(n=51 307)和过期产儿组(n=2 458),采用串联质谱法对其游离肉碱和酰基肉碱进行检测及比较,根据出生时胎龄分别建立其参考区间。
结果
足月儿与早产儿的游离肉碱和除C4外的酰基肉碱水平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儿的酰基肉碱水平显著高于过期产儿(P<0.05);早产儿与过期产儿的游离肉碱和除C2、C3 DC/C4 OH、C6、C10、C14和C18外的酰基肉碱水平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不同胎龄新生儿分别建立了其游离肉碱和酰基肉碱的参考区间。
结论
分别建立了河南省早产儿、过期产儿和足月儿游离肉碱和酰基肉碱的参考区间,为河南省新生儿脂肪酸和有机酸代谢障碍性疾病的筛查及诊断提供了参考依据。
Select
细菌性肺炎患者血清抗核抗体和抗核抗体谱分析
黎 娇,郑凤芝,杨海鹏,伍 彬,赵 凡,胡守奎
2020, 27(3): 369-371.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03
摘要
(
781
)
PDF全文
(2896KB) (
346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呼吸科住院的细菌性肺炎患者的抗核抗体和抗核抗体谱资料分析,探讨细菌性肺炎患者抗核抗体及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呼吸科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360例细菌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清抗核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抗核抗体谱。
结果
360例细菌性肺炎患者抗核抗体阳性121例,占33.61%,阳性患者中确诊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有9例,占7.44%,由于患者不配合检查,疑似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7例,占5.78%;抗核抗体阳性的患者中,抗核抗体谱阳性患者41例,9例自身免疫病患者中,8例为抗核抗体谱阳性,1例抗核抗体谱阴性。
结论
呼吸科住院的细菌性肺炎患者应进行抗核抗体和抗核抗体谱的筛查,以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漏诊。
Select
血清D-二聚体、总胆红素水平与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分析
熊 倩,朱鸿儒,岳磊于,宋锦平
2020, 27(3): 372-376.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04
摘要
(
791
)
PDF全文
(3496KB) (
252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血清D-二聚体、总胆红素水平与老年精神分裂症的关联。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130例纳入病例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选取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治疗前、治疗后以及对照组的血清D-二聚体、总胆红素水平,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阳性与阴性精神症状量表(PANSS)评分,出院后随访6个月采用大体评定量表(GAS)评估患者预后,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分析。
结果
病例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的血清D-二聚体、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PANSS量表得分低于治疗前(P<0.05)。患者治疗前后血清D-二聚体、总胆红素水平差值与PANSS得分差值均呈正相关(P<0.05)。患者预后良好97例,预后不良33例,治疗后血清D-二聚体水平(β=0.615,OR=1.850,95%CI=1.131~3.025)、血清总胆红素水平(β=0.624,OR=1.528,95%CI=1.168~1.999)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结论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时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相对较高,总胆红素水平相对较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血清D-二聚体、总胆红素水平与精神症状改善程度明显相关,是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
Select
CircRNA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诊断应用的Meta分析
冯亚浩1,张亚文2,马鹏飞1,郑幼伟1
2020, 27(3): 377-382.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05
摘要
(
644
)
PDF全文
(4461KB) (
22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综合评价环形RNA(circular RNA,circRNA)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诊断中的综合效能,为HCC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知网(CNKI)等在线数据库搜集circRNA诊断HCC的相关文献;由 2 名研究成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通过STATA 12.0软件合并诊断效应指标,并进行亚组分析、灵敏度检验和Meta回归分析探讨研究异质性。
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包含880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circRNA诊断CRC和非肿瘤对照的合并灵敏度为0.75(95%CI:0.73~0.78),特异性为0.78(95%CI:0.75~0.81),曲线下面积(AUC)为0.86。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基于癌组织的异常circRNA检测诊断HCC的效能高于血浆(AUC:0.89 vs. 0.74);circRNA表达检测用于区分HCC和癌旁的价值优于区分HCC和肝炎/肝硬化(AUC:0.89 vs. 0.74);检测HCC中表达升高的circRNA表达谱诊断HCC的价值高于表达下调的circRNA(AUC:0.90 vs. 0.81)。
结论
circRNA可作为较好的分子标志物用于辅助HCC的临床诊断。
Select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ys C、NGAL、ACR水平及临床意义
吉林霞1,伍小琴2
2020, 27(3): 383-386.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06
摘要
(
725
)
PDF全文
(2967KB) (
228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蛋白(NGAL)、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水平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9年5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II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100例体检的健康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将T2DM患者分为DN组及单纯T2DM组。测定各组受试者血清Cys C、肌酐(Scr)、NGAL水平及肾小球滤过率(GFR)等指标。
结果
① DN组患者血清NGAL、Scr、ACR、CysC水平显著高于T2DM组及对照组,GFR低于T2DM组及对照组(P<0.05)。② 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血清NGAL、CysC水平与ACR呈正相关(P<0.05),与GFR呈负相关(P<0.05)。③血清Cys C、NGAL、Scr、ACR单独诊断DN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8、0.874、0.701、0.940,ACR诊断价值最高,血清学指标中NGAL诊断价值最高;血清Cys C、NGAL、Scr与ACR联合诊断DN的曲线下面积为0.950、0.960、0.946,其中NGAL联合ACR诊断效能最高。
结论
DN患者可伴有血清CysC、NGAL水平的升高,且与ACR、GFR等肾功能指标存在相关性,临床可将其用于DN的辅助诊断及病情评估。
Select
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喉癌术后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
陶文林,李 燃,李会磊,欧阳抗
2020, 27(3): 387-392.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07
摘要
(
741
)
PDF全文
(4285KB) (
204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喉癌术后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就诊的喉癌患者170例,据术前3 d检测CRP、Fib、PLR值,将其分为CRP低水平组(n=73)和CRP高水平组(n=97)、Fib低水平组(n=75)和Fib高水平组(n=95)、PLR低水平组(n=78)和PLR高水平组(n=92);分别比较各组术前、术后检测的CRP、Fib、PLR的水平差异,分析CRP、Fib、PLR与喉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判断CRP、Fib、PLR的变化对喉癌术后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
结果
喉癌患者低水平组术前检测的CRP、Fib、PLR值均低于高水平组检测CRP、Fib、PLR值(均P<0.05);喉癌患者术后检测CRP、Fib、PLR值低于术前检测的CRP、Fib、PLR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60个月,CRP、Fib、PLR低水平组的生存率(78.08%、80.00%、80.76%)均高于高水平组生存率(57.73%、61.33%、60.87%)(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低分化、淋巴结转移、肿瘤复发、CRP、Fib和PLR水平升高是影响喉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CRP、Fib、PLR水平升高是喉癌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对评估喉癌术后患者的生存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Select
呼吸道感染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唐雯娟,谢 兰,罗林凤
2020, 27(3): 393-397.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08
摘要
(
645
)
PDF全文
(3592KB) (
142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我院呼吸道感染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基因型。
方法
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间我院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标本分离的598株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菌株作为研究样本,检测ESBLs菌株情况及耐药性,对50株ESBLs菌株进行耐药基因分型。
结果
598株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检出产ESBLs菌株234株,检出率为39.13%,其中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53.09%、29.57%;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药物敏感性最高,对哌拉西林、头孢唑啉药物敏感性最低,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药物敏感性最高,对哌拉西林、复方新诺明药物敏感性最低;除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外,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加伯菌对其他种类抗生素敏感性均显著低于非ESBLs菌株;50株ESBLs菌株中,CTX-M-13型菌株检出率最高(90.00%),TEM次之(80.00%),46株(92.00%)细菌携带多种基因。
结论
本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较高,表现为多种抗生素耐药,且菌株多存在多种耐药基因。在临床治疗中宜选择亚胺培南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等药物,同时也应增加耐药菌的监测。
Select
肝癌患者血清γ-GT、GLB、ALB、CHOL及AF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任书勤,章 阳
2020, 27(3): 398-404.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09
摘要
(
880
)
PDF全文
(6331KB) (
178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血清γ谷氨酰氨转肽酶(γ-GT)、球蛋白(GLB)、白蛋白(ALB)、总胆固醇(CHOL)及甲胎蛋白(AF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86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PHC组)临床资料,并纳入同期收治的40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3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资料。比较各组γ-GT、GLB、ALB、CHOL、AFP水平,评估PHC不同肝功能者(Child-Pugh)中、γ-GT、GLB、ALB、CHOL、AFP水平,绘制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PHC效能。记录患者预后,评估各指标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
结果
①γ-GT、GLB、AFP均高于对照组(P<0.05),PHC组和肝硬化组CHOL、ALB均低于对照组(P<0.05),PHC组γ-GT、GLB、AFP均高于肝硬化组(P<0.05),PHC组CHOL均低于肝硬化组(P<0.05),PHC组ALB和肝硬化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Child-PughA、B级者γ-GT、GLB、AFP水平均低于Child-PughC级者(P<0.05),Child-PughA、B级者CHOL、ALB水平高于Child-PughC级者(P<0.05);③各指标单独诊断PHC的AUC最高的是AFP,联合诊断AUC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④PHC Ⅲ期患者γ-GT、GLB、AFP、ALB正常者生存时间均长于异常者(P<0.05),CHOL正常者、异常者生存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C IV期患者γ-GT、GLB、AFP正常者生存时间均长于异常者(P<0.05),CHOL、ALB正常者、异常者生存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肝癌患者γ-GT、GLB、AFP水平增高,CHOL、ALB水平降低,各血清指标检测有利于PHC患者鉴别诊断和预后预测。
Select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PCT和CRP与Child-Pugh分级中的关系
董志平,黄秀香,安西全,叶迎宾
2020, 27(3): 405-407.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10
摘要
(
638
)
PDF全文
(2156KB) (
191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PCT和CRP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
方法
随机抽取在我院住院的97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和肝炎组30例(对照组),对两组的PCT和CRP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对肝硬化组的PCT和CRP按照大、小三阳和Child-Pugh分级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结果
(1)PCT、CRP在肝硬化组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Child-Pugh分级中A级、B级和C级相比较,PCT和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中,A级与C级的PCT、CRP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大小三阳中的PCT、CRP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级、B级和C级两两比较中,PCT和CRP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结论
乙肝肝硬化患者的PCT和CRP水平变化与Child-Pugh分级有关,与大小三阳无关。
Select
妊娠早期母体血清miR-34a和miR-206检测联合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
孙秀敏1,张俊芳2,石彦蕊1,王 帅2,刘中凯2
2020, 27(3): 408-411.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11
摘要
(
615
)
PDF全文
(3769KB) (
18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联合母体血清microRNA-34a(miR-34a)和microRNA-206(miR-206)检测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邯郸市妇幼保健院确诊的怀有CHD胎儿的孕妇63例为病例组,同期确诊为怀有正常心脏胎儿的孕妇65 为健康组。两组孕妇均给予妊娠早期(11~12周)超声检查且测量NT厚度,并检测母体血清miR-34a和miR-206的水平。
结果
两组间胎儿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组NT厚度显著高于健康组,其诊断CHD的灵敏度、特异性、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4.13%、78.46%、0.823。病例组母体血清miR-34a和miR-206表达水平也明显高于健康组,其诊断CHD的灵敏度、特异性、曲线下面积分别为55.56%、86.15%、0.752。两种联合检测诊断CHD的灵敏度、特异性、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5.24%、92.31%、0.953。
结论
妊娠早期超声测量胎儿NT厚度联合母体血清miR-34a和miR-206检测可以更好地诊断CHD,为临床上妊娠早期筛查CHD提供参考。
Select
伴多原发癌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特征分析
刘海春1,韦新法2,高洪波1,刘建通3,李 征1,马淋淋1,李隆敏1,张晓勇1,邵玉军1,刘 斌4
2020, 27(3): 412-415.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12
摘要
(
677
)
PDF全文
(2791KB) (
157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伴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MPC)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的临床特征,为伴MPC的DTC患者提供临床诊治思路。
方法
对 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行131I治疗的DTC患者1 1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DTC及MPC为检索条件在病案查询系统进行检索,采用Warran 修订的MPC诊断标准逐一筛选,对临床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学分析。
结果
伴MPC的DTC病例28例,占同期收治DTC的2.46 %(28/1 140)。男女之比为1∶6。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54.3岁。DTC中所伴MPC以乳腺癌为最多, 共15例,其次为肺癌,6例。同时性MPC 13例,DTC与乳腺癌、肾癌、肺癌同时发生较为常见。异时性MPC 15例,发现异时性MPC平均时间间隔为6.52年。DTC作为首发癌,发现第二原发癌平均时间为4.14年。非DTC首发癌12例,发现DTC平均时间为7.08年。平均随访时间40.9个月,所有患者均存活。
结论
伴多原发癌的分化型甲状腺癌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应重视第二原发癌的发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
Select
高血压妊娠患者的氧化应激标志物与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赵巧棉,刘 洋,孙淑红,苏凤龙
2020, 27(3): 416-422.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13
摘要
(
610
)
PDF全文
(5061KB) (
174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评估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δ-aminolevulinic acid dehydratase, d-ALA-D)和经典氧化应激标志物的活性,探讨高血压妊娠并发症的发病机理。
方法
根据严重程度标准分类,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本院妇产科的90名孕妇,其中30名健康孕妇为对照组(C),30名孕妇为轻度先兆子痫组(mild pre-eclampsia, MPE),30名孕妇为重度子痫前期组(severe pre-eclampsia, SPE)。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患有轻度和重度先兆子痫的孕妇的血液中氧化应激标志物、硫代巴比妥酸反应性物质(TBARS)、血浆中蛋白质和非蛋白质硫醇基团和维生素C的水平;检测先兆子痫孕妇血液样品中的过氧化氢酶和d-ALA-D活性;通过蛋白印迹技术测量负责维持生理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的4种必需酶的蛋白质表达。
结果
与妊娠对照相比,先兆子痫病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P<0.05),SPE组的尿酸水平升高(C组,3.45±0.37 mg/dL;MPE组,4.63±0.98 mg/dL;SPE组,5.97±1.97 mg/dL,P<0.05);在蛋白尿方面,SPE组的水平显著高于MPE组 (P<0.05)。MPE组和SPE组的氧化应激标志物TBARS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其他氧化应激标志物如蛋白质硫醇、非蛋白质硫醇、维生素C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MPE组和SPE组的血液中δ-Ala-D活性显著降低(P<0.05),同时其δ-ALA - D酶再激活指数也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MPE和SPE组中SOD1的相对水平显著降低(C组,298.14±36.17;MPE组,187.25±21.25;SPE组,190.73±25.69;P<0.05),过氧化氢酶的水平也显著降低(C组,64.33±14.25;MPE组,36.47±6.78;SPE组,39.17±8.74;P<0.05)。
结论
报告了先兆子痫孕妇的氧化应激水平,突出了d-ALA-D活性及其与先兆子痫孕妇氧化应激其他标志物变化的相关性,探究了先兆子痫和控制子宫肌层中的抗氧化系统的相关性,这些结果有助于以后进一步探讨该疾病发病的氧化应激水平及机理研究。
Select
纳米炭与吲哚箐绿荧光两种示踪法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术中淋巴结清扫和甲状旁腺保护作用研究
尚兴国1,张雪棉2,岳秀杰3,孙晋发1,徐 凯1
2020, 27(3): 423-427.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14
摘要
(
611
)
PDF全文
(4124KB) (
15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纳米炭与吲哚箐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两种示踪法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术中淋巴结清扫和甲状旁腺保护作用的效果。
方法
纳入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头颈外科行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根治术的患者103例,随机分为纳米炭组(53例)和ICG组(50例);纳米炭组在术中向甲状腺组织中注射纳米炭混悬液引导淋巴结清扫,ICG组术中向甲状腺组织注射吲哚箐绿示踪剂引导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获取淋巴结总数、不同大小淋巴结数目、淋巴结转移检出率,甲状旁腺检出率、术后甲状旁腺素(PTH)、钙离子(Ca2+)水平、暂时性低钙血症和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炭组在获取淋巴结总数、<0.5 cm淋巴结获取数目及淋巴结转移检出率方面高于IC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炭组在甲状旁腺检出率、暂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低于ICG组,且术后PTH、Ca2+水平高于IC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切口感染、皮下积血/积液及胸导管损伤等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ICG示踪法相比,纳米炭示踪法在甲状腺癌术中能够提高淋巴结清扫程度,有效保护甲状旁腺不受损伤,安全可靠。
Select
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杨丹丹
2020, 27(3): 428-431.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15
摘要
(
714
)
PDF全文
(2876KB) (
181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76例,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度评分表(SLEDAI)进行活动性评估后将患者分为狼疮活动组31例,稳定组45例。选取同期的健康体检者55例(年龄24~66岁)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各组的血清SAA水平。
结果
76例SLE患者的血清SAA平均水平9.07±4.68 mg/L,显著高于55例对照组的SAA平均水平3.03±0.83 mg/L(P<0.05);SLE活动期患者SAA水平22.39±6.80 mg/L,明显高于SLE非活动期患者SAA水平5.36±1.57 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DAI评分值与SA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2=0.8671,P<0.05);SLE稳定组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血清SA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2,血清SAA表达水平与SLE患者24 h尿蛋白、ANA滴度和抗dsDNA抗体的表达均呈正相关。
结论
SAA作为炎症指标在SLE中的表达水平升高,可以考虑作为预测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生物标志物候选细胞因子,且为进一步研讨SLE个体化治疗的作用靶点提供依据。
Select
冠心病患者血清PAPP-A、PC、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陈 岗,康妮娜
2020, 27(3): 432-435.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16
摘要
(
615
)
PDF全文
(2825KB) (
141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血浆蛋白C(P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与冠脉病变程度、预后的关系。
方法
研究对象源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186例CHD患者(纳为疾病组)和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85名(纳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PAPP-A、PC、hs-CRP水平,冠脉造影评估CH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随访疾病组预后,分析不同冠脉病变、不同预后CHD患者血清PAPP-A、PC、hs-CRP水平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疾病组血清PAPP-A、hs-CRP水平明显升高,PC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冠脉病变程度加重,CHD患者血清PAPP-A、hs-CRP水平依次明显升高,PC水平依次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共42例发生MACE事件(22.58%),发生MACE事件的CHD患者血清PAPP-A、hs-CRP水平较未发生者明显升高,而PC水平明显低于未发生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CHD冠脉病变程度、预后与血清PAPP-A、hs-CRP呈明显正相关(r=0.546、0.607,P<0.05),与PC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512,P<0.05)。
结论
CHD患者血清PAPP-A、hs-CRP水平明显升高而PC明显降低,三者与CHD病情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或可作为CHD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
Select
蛇伤膏治疗蝮蛇咬伤的疗效分析
杨德玉,王 凯,李 晗,韩宁林
2020, 27(3): 436-439.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17
摘要
(
668
)
PDF全文
(2817KB) (
122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蛇伤膏治疗蝮蛇咬伤的疗效分析。
方法
收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的蝮蛇咬伤患者84例,其中对照组13例,季德胜蛇药片外敷组25例,蛇伤膏外敷组46例。分析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各血液学指标包括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α-羟丁酸脱氢酶(alpha-hydroxy- butyrate dehydrogenase,HBDH )、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变化情况;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肿胀、疼痛积分结果,患肢肿胀、疼痛消失时间,并对各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进行比较。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季德胜蛇药片外敷组治疗后血液学指标AST、CK、CK-MB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LDH和HBDH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蛇伤膏外敷组治疗后血液学指标AST、LDH、HBDH、CK以及CK-MB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肢体肿胀、疼痛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季德胜蛇药片外敷组和蛇伤膏外敷组治疗后患者肢体肿胀、疼痛积分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季德胜蛇药片外敷组与蛇伤膏外敷组相比治疗后患者肢体肿胀、疼痛积分下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季德胜蛇药片外敷组和蛇伤膏外敷组治疗后患者肢体肿胀、疼痛消失用时以及平均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季德胜蛇药片外敷组与蛇伤膏外敷组相比治疗后患者肢体肿胀、疼痛消失用时以及平均治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蛇伤膏外敷等中西医结合可以有效治疗蝮蛇咬伤。
Select
HMGB1在III期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张 颖1,张轶华2,朱林忠3,祁晓莉2,卢晓红2,王 彦2,宋春青1,张志国1,韩 磊1
2020, 27(3): 440-444.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18
摘要
(
600
)
PDF全文
(4435KB) (
115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组蛋白B1(HMGB1)与III期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3年无疾病生存(DFS)的关系。
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III期直肠癌术后患者组织标本46例,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中HMGB1蛋白的表达情况,随访患者术后3年DFS。
结果
HMGB1在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24例,占52.2%,在癌旁组织中高表达10例,占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44,P=0.002) 。HMGB1的表达与III期直肠癌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是否存在脉管癌栓或神经侵犯、pT分期、术前CEA水平、肿瘤生长类型无关,与pN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是否合并癌结节有关。46例III期直肠癌患者术后3年复发22例,总DFS率为52.2%,单因素分析显示HMGB1、分化程度、脉管癌栓或神经侵犯、术前CEA水平、pN分期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分化程度和术前CEA水平为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
HMGB1的表达与III期直肠癌pN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是否合并癌结节有关。HMGB1高表达可能是III期直肠癌患者术后3年DFS的不利影响因素,但尚不能作为独立预后因素,检测HMGB1的表达对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Select
采用间接法建立泰兴地区早期妊娠女性甲状腺三项指标的参考区间
汪 峰1,李友建1,丁晓霞1,陈彩凤2
2020, 27(3): 445-447.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19
摘要
(
577
)
PDF全文
(2142KB) (
122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本院实验室数据库储存的检查数据建立本地区早期妊娠女性静脉血甲状腺三项参数的参考区间。
方法
收集2016 年5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在本院产科门诊就诊的2 177例早期妊娠女性甲状腺三项指标的数据,最后纳入1 994 例,经统计学处理后建立参考区间。
结果
早期妊娠女性甲状腺三项指标的参考区间分别为促甲状腺素(TSH)0.099~4.000 mIU/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3.14~5.95 pmol/L;游离甲状腺素(FT4)11.27~21.11 pmol/L。
结论
运用间接法建立本地区早期妊娠女性甲状腺三项指标的参考区间是可行的。
Select
特布他林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AECOPD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马红萍1,杨 晶2,孙黎明1,夏晓露1,桂金艳1,王春梅3
2020, 27(3): 448-452.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20
摘要
(
628
)
PDF全文
(3482KB) (
105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特布他林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60例AECOPD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各20例,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予以特布他林,B组予以N-乙酰半胱氨酸,C组予以特布他林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反应[超氧化物转化酶(SOD)与丙二醛(MDA)]、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FEV1/FVC]、免疫功能(CD3+、CD4+、CD4+/CD8+)、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观察3组症状改善时间及疗效。
结果
C组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A组70.00%与B组65.00%(P<0.05);C组治疗后SOD明显高于A组与B组(P<0.05),MDA明显低于A组与B组(P<0.05);C组治疗后FVC、FEV1、FEV1/FVC、CD3+、CD4+、CD4+/CD8+显著高于A组与B组(P<0.05),EOS计数显著低于A组与B组(P<0.05);C组呼吸困难消失、咳嗽消失、喘息改善与哮鸣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A组与B组(P<0.05)。
结论
特布他林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可有效改善AECOPD患者免疫功能与肺功能,减轻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促进临床症状恢复,获得良好疗效。
Select
慢性肾脏病血清镁离子水平与动脉硬化及左心室功能的相关性
彭素英1,毛微波1,牟爱华1,王 丽1,唐 亮2
2020, 27(3): 453-456.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21
摘要
(
606
)
PDF全文
(3369KB) (
111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镁离子水平与动脉硬化、左心室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肾内科住院的20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分为CKD1期组(12例)、CKD2期组(38例)、CKD3期组(74例)、CKD4期组(55例)、CKD5期组(21例),比较各组患者一般生化指标、动脉硬化指标及左心室功能指标并分析镁离子与不同分期患者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①随着CKD分期的升高,慢性肾病患者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清磷、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等一般生化指标升高(P<0.05),血清钙逐渐降低(P<0.05);各组患者血清镁离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1 ~4期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D5期患者显著高于其他组别(P<0.05)。②各组患者踝臂指数(ABI)、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CKD1~3期患者血清镁离子水平与动脉硬化指标及心功能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CKD4~5期患者血清镁离子水平与ABI、趾臂指数(TBI)及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呈正相关(P<0.05)。
结论
血清镁离子水平与慢性肾脏病晚期患者动脉硬化、左心功能存在密切关系,临床宜重视镁离子平衡的干预,降低与之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
Select
血清和肽素联合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对子痫前期的早期筛查价值分析
袁红华
2020, 27(3): 457-461.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22
摘要
(
609
)
PDF全文
(3474KB) (
92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血清和肽素(CPT)联合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对子痫前期(PE)的早期筛查价值。
方法
前瞻性随机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孕检的孕妇50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随访至分娩,并根据在孕期是否发生PE进行分组,将其中发生PE的38例孕妇纳入PE组,其余466例孕妇纳入对照组。于孕20~24周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CPT的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血流搏动指数(PI)、子宫动脉收缩期与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S/D)、阻力指数(RI)。
结果
PE组的S/D、PI、RI及血清CP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分析显示,PE患者血清CPT与舒张压、收缩压、S/D、PI、RI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PT对PE的预测价值较高,曲线下面积为0.797,而各项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对PE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PI的预测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813。血清CPT联合PI可明显提高预测价值,其灵敏度为84.21%、特异性为83.91%,约登指数为0.681。
结论
血清CPT和各项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对PE的早期筛查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且血清CPT联合PI可明显提高预测价值。
Select
细菌人工染色体微珠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温树国1,张 颖2,温 艳2
2020, 27(3): 462-465.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23
摘要
(
597
)
PDF全文
(2793KB) (
99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细菌人工染色体微珠(BACs-on-Beads,BoBs)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侵入性产前诊断的2500例单胎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均采集羊水。同时进行羊水细胞的BoBs检测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
结果
BoBs技术共检出93例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3.72%,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78例(4例13号染色体三体,19例18号染色体三体,34例21号染色体三体,9例XXX,6例XXY,6例XYY)、染色体结构异常9例(6例未被核型分析检出)、嵌合型染色体6例。在6例染色体结构异常的胎儿中,DiGeorge综合征和Williams-Beuren综合征各1例,其余4例为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核型分析对胎儿异常的检出率为4.56%(114/2500),核型分析对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检出率与BoBs检测相同。核型分析额外检出21例染色体结构异常和6例嵌合型染色体。
结论
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BoBs技术发挥了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技术优势,极大提高了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Select
血清胎球蛋白A、胎球蛋白B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表达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宋立兴1,宋 洋2,邓 红3
2020, 27(3): 466-470.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24
摘要
(
649
)
PDF全文
(4270KB) (
135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血清胎球蛋白A(Fetuin A)、胎球蛋白B(Fetuin B)在妊娠期糖尿病(GDM)中的表达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方法
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期间,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GDM患者82例作为GDM组,根据患者的妊娠结局将其分为不良妊娠组(32例)和正常妊娠组(50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产检的健康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并检测血清Fetuin A、Fetuin B水平,另收集GDM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分析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Fetuin A、Fetuin B对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结果
GDM组的孕前体质量指数、Fetuin A、Fetuin B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妊娠组的年龄、FBG、HbA1c、Fetuin A、Fetuin B均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Fetuin A、Fetuin B对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Fetuin A的曲线下面积为0.758,Fetuin B的曲线下面积为0.676,且二者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预测价值;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FBG、HbA1c、Fetuin A、Fetuin B均是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血清Fetuin A、Fetuin B在GDM中呈异常高表达,且二者均为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联合检测对患者的妊娠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Select
COPD患者血清胱抑素C、NT-proBNP、尿酸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心脏受累的相关性分析
邓正旭,陈 红,文艳梅,徐治波
2020, 27(3): 471-475.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25
摘要
(
622
)
PDF全文
(4277KB) (
119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尿酸(UA)、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心脏受累的相关性。
方法
检测112例COPD患者的血清CysC、NT-proBNP、UA、CRP水平,治疗3个月后复查。测定并计算COPD患者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分析CysC、NT-proBNP、UA、CRP与FEV1%预计值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CysC、NT-proBNP、UA、CRP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CP)的诊断效能,计算曲线下面积(AUC)。
结果
COPD急性期患者血清CysC、NT-proBNP、UA、CRP水平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P﹤0.05);Ⅳ级患者血清CysC水平高于Ⅰ、Ⅱ、Ⅲ级患者(P﹤0.05),血清NT-proBNP、UA水平比较,Ⅲ级﹥Ⅱ级﹥Ⅰ级(P﹤0.05),血清CRP比较,Ⅳ级﹥Ⅲ级﹥Ⅱ级﹥Ⅰ级(P﹤0.05);血清CysC、NT-proBNP、UA、CRP水平与FEV1%预计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合并CCP组患者血清CysC、NT-proBNP、UA、CRP水平高于无CCP组患者(P﹤0.05);血清CysC、NT-proBNP、UA、CRP诊断CCP的AUC值分别为0.602、0.932、0.770、0.682;COPD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清CysC、NT-proBNP、UA、CRP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
结论
COPD患者血清CysC、NT-proBNP、UA、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显著正相关,对合并CCP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COPD患者病情评估提供了重要的血清学依据。
Select
miR-7977、NR4A1在狼疮性肾炎患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杜 然1,曾 光2
2020, 27(3): 476-479.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26
摘要
(
651
)
PDF全文
(2949KB) (
164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微小RNA-7977(miRNA-7977)、细胞核受体(NR4A1)在狼疮性肾炎(LN)患者中的表达,以及miR-7977、NR4A1与LN发生及病情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98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为LN组,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为SLE组,50例体检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外周血中miR-7977、NR4A1表达水平,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LN患者外周血中miR-7977、NR4A1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miR-7977、NR4A1与LN发生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iR-7977、NR4A1对LN的预测价值。
结果
SLE组外周血中miR-7977、NR4A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N组外周血中miR-7977、NR4A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SLE组(P<0.05);活动期LN患者外周血中miR-7977、NR4A1表达量显著低于稳定期LN患者(P<0.05);miR-7977、NR4A1与LN发生及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NR4A1对LN的预测价值明显优于miR-7977(P<0.05);miR-7977、NR4A1联合检测对LN预测价值明显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P<0.05)。
结论
miR-7977、NR4A1在狼疮性肾炎患者外周血中呈低表达,与狼疮性肾炎发生及病情相关,有望成为预测狼疮性肾炎发病及进展的分子标志物。
Select
血清CEA、Cyfra21-1、VEGF、STK1及SF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范 伟,孙振宇,孟祥宽,任宇峰
2020, 27(3): 480-483.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27
摘要
(
546
)
PDF全文
(3618KB) (
124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CEA、Cyfra21-1、VEGF、STK1及SF水平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85例NSCLC患者为研究组,85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及8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对比分析三组人群的CEA、Cyfra21-1、VEGF、STK1及SF水平,以及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与NSCLC疾病的关系,并联合检测CEA、Cyfra21-1、VEGF、STK1及SF水平判断NSCLC的诊断效能。
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清CEA、Cyfra21-1、VEGF、STK1以及SF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且研究组的血清CEA、Cyfra21-1、VEGF、STK1以及S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EA、Cyfra21-1、VEGF、STK1以及SF水平均是NSCLC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除灵敏度稍低于SF指标检测外,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约登指数及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三者的单独检测,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结论
采用CEA、Cyfra21-1、VEGF、STK1及SF水平的联合检测对NSCLC疾病具有较高诊断效能,能够比较方便、快捷、实时地发现高危人群,具有很好的临床参考价值。
Select
uIL-18 、ET-1、persepsin联合检测在肾结石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高 梦,张李晓
2020, 27(3): 484-487.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28
摘要
(
583
)
PDF全文
(2929KB) (
119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尿液uIL-18及血中ET-1、persepsin联合检测在肾结石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肾结石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ndey injury,AKI)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肾结石术后非AKI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受试者血中ET-1、persepsin及尿中uIL-18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在诊断肾结石术后急性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中ET-1及persepsi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尿中uIL-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不同指标作为鉴别诊断的金标准,uIL-18作为诊断指标时AKI共98例,ET-1作为诊断指标时AKI共90例,persepsin作为诊断指标时AKI共99例,三指标联合应用作为诊断指标时AKI共96例;uIL-18、ET-1、persepsin三指标联合应用评估肾结石术后AKI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AUC均明显高于三指标单独应用,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uIL-18 、ET-1、persepsin水平联合检测有效提高肾结石术后急性肾损伤诊断价值。
Select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β2-MG、HGF、TGFβ1表达及临床意义
任丽蓉,官晓红,练 颖,胡 谦,陶 黎,雷丽华
2020, 27(3): 488-492.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29
摘要
(
615
)
PDF全文
(3552KB) (
147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以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诊治的96例AML患者作为疾病组、同期健康体检的35名志愿者作为健康组,比较两组血清β2-MG、HGF、TGFβ1表达水平,分析不同病理特征、不同疗效AML患者血清β2-MG、HGF、TGFβ1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疾病组血清β2-MG、HGF水平明显升高,而TGFβ1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异常染色体核型AML患者血清β2-MG、HGF明显高于无复发、正常染色体核型者,而TGFβ1水平明显低于无复发、正常染色体核型者(P<0.05),AML完全缓解者血清β2-MG、HGF明显低于未缓解者,TGFβ1水平则明显高于未缓解者(P<0.05), 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AML患者疗效与血清β2-MG、HGF呈明显负相关(r=–0.456、–0.462),与TGFβ1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498),而复发率与血清β2-MG、HGF呈明显正相关(r=0.468、0.511),与TGFβ1呈明显负相关(r=–0.568)(均P<0.05)。
结论
AML患者血清β2-MG、HGF呈高表达而TGFβ1呈低表达,三者与AML患者化疗疗效、预后密切相关,或可作为AML早期诊治的有效标志物。
Select
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中老年人活髓牙牙体预备中麻醉效果的研究
任桂芳
2020, 27(3): 493-496.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30
摘要
(
589
)
PDF全文
(2912KB) (
115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国产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中老年人活髓牙牙体预备中麻醉效果。
方法
选择需要做基牙是活髓牙的全瓷冠修复的患者141人,活髓基牙共153颗,按电脑随机数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为国产复方盐酸阿替卡因(49颗),对照1组为法国碧兰麻(51颗),对照2组为盐酸利多卡因(53颗),分别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根据患者表情及医生评估,对其镇痛效果、麻醉的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
观察组的镇痛有效率(显效+有效)为95.91%,起效时间均为2.84 min,维持时间为2.8±0.5 h,对照1组的镇痛有效率(显效+有效)为96.08%,起效时间均为2.80 min,维持时间为2.8±0.6 h ,对照2组的镇痛有效率(显效+有效)为79.25%,起效时间均为3.38 min,维持时间为1.5±0.4 h。观察组和对照1组镇痛效果与起效时间及维持时间,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2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镇痛效果与起效时间及维持时间,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均无药物引起的局部疼痛、水肿、头晕、恶心呕吐和过敏等不良反应。
结论
国产复方盐酸阿替卡因麻醉效果和进口的碧兰麻效果相似。在中老年人全瓷冠牙体预备时是一种起效快、麻醉力强、不良反应小的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的口腔局部麻醉药。
Select
CHE、ALB、CHO在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表达及诊断效能影响研究
张映华1,古晓娟 2
2020, 27(3): 497-501.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31
摘要
(
647
)
PDF全文
(3689KB) (
125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血清中胆碱酯酶活性(cholinesterase activity,CHE)、白蛋白(albumin,ALB)和胆固醇(cholesterol,CHO)在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表达及诊断效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就诊的肝炎肝硬化患者118例为肝硬化组,乙型肝炎患者61例为肝炎组,同期选择115例行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肝硬化组和肝炎组按照Child-Pugh标准分为A、B、C级三组,比较各组和A、B、C级三组间肝功能CHE、ALB、CHO水平,对各指标临床诊断的效能进行分析。
结果
肝炎组和肝硬化患者血清CHE、CHO、ALB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CHE、CHO和ALB水平随ABC三级呈下降趋势,各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级三组间CHE、CHO、ALB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级组内CHE、CHO、ALB阳性率相比,CHE阳性率高于CHO和ALB,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E和CHO、CHE和ALB、CHO和ALB相关系数分别为 0.846、0.768和0.884(均P<0.05),临床效能显示CHE/CHO/ALB的灵敏度最高100%,CHE的特异性最高95.2%,CHE/CHO/ALB的AUC曲线下面积最高为0.947。
结论
CHE、CHO、ALB水平在肝炎肝硬化患者中显著降低,与Child-Pugh分级间具有一定相关性,CHE、CHO、ALB单项诊断时,CHE敏感性最强,但联合检测肝炎肝硬化患者时,诊断效能最佳。
基础研究
Select
miR-4746促进PRKACB表达上调并促进食管鳞癌细胞增殖
袁丹迪,李露霞,岳红刚,杨寿艳,付相建
2020, 27(3): 502-507.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32
摘要
(
586
)
PDF全文
(4887KB) (
11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miR-4746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的影响。
方法
收集食管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4746和PRKACB的表达,并分析二者mRNA水平的相关性。培养EC9706、HET-1A、TE-1细胞,并转染miR-control、miR-4746 mimic或inhibitor,RT-PCR检测PRKACB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水平。
结果
在食管鳞癌患者的标本中,癌组织中miR-4746和PRKACB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miR-4746和PRKACB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在转染miR-4746 mimic后,PRKACB的表达上调,EC9706、HET-1A、TE-1细胞的增殖受到促进;在转染miR-4746 inhibitor后,PRKACB的表达下调,EC9706、HET-1A、TE-1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
结论
miR-4746促进PRKACB表达上调,并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
Select
地塞米松联合重组BPI蛋白干预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的肺功能及AEC-Ⅱ细胞超微结构和血清sB7-H3、sPD-1水平的影响
王晶晶1,袁文杏2,张向民1,郭陶陶1,刘 敏1
2020, 27(3): 508-512.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33
摘要
(
559
)
PDF全文
(3664KB) (
104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并分析地塞米松联合重组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 bactericidal/permeability-enhancing protein,BPI)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肺功能、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lveolar epithelial cell type Ⅱ,AEC-Ⅱ)超微结构及可溶性B7-H3(sB7-H3)及可溶程序性死亡分子-1(soluble programmed death molecule-1,sPD-1)表达的影响。
方法
选取健康小鼠120只(清洁级,体重20~25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只。所有小鼠均肺炎支原体感染造模成功(经过肺炎支原体感染)。对照组小鼠又随机分为未处理组、处理后1周组(地塞米松处理)、处理后2周组(地塞米松处理),每组20只。观察组小鼠又随机分为未处理组、处理后1周组(地塞米松+重组BPI蛋白)、处理后2周组(地塞米松+重组BPI蛋白),每组20只。观察两组小鼠处理前、处理后1周、处理后2周肺功能、AEC-Ⅱ细胞超微结构、sB7-H3、sPD-1相对表达量。
结果
两组小鼠处理前后肺功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后两组小鼠肺功能显著提高,且观察组小鼠处理1周、2周肺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前两组小鼠AEC-II超微结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处理后观察组小鼠AEC-II超微结构显著比对照组小鼠正常。经重复方差分析,两组小鼠处理前后sB7-H3、sPD-1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后,两组小鼠sB7-H3、sPD-1水平显著降低(P<0.05),处理1周、2周观察组小鼠sB7-H3、sPD-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重组BPI蛋白联合地塞米松能有效降低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sB7-H3及sPD-1表达,增强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肺功能,减少AEC-Ⅱ细胞超微结构损伤。
方法研究
Select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慢性乙肝患者HBV DNA的意义
谢宇端1,韩 艳2,高原小雪2
2020, 27(3): 513-517.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34
摘要
(
563
)
PDF全文
(4019KB) (
146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脱氧核糖核苷酸(DNA)的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48例慢性乙肝患者的资料,均采用FQ-PCR技术检测血清HBV DNA,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并对比不同HBV-M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对比不同病情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对比不同HBV DNA表达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异常率,分析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关系。
结果
不同HBV-M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对比:HBsAg+HBeAg+HBcAb>HBsAg+HBeAg>HBsAg+HBsAb+HBcAb>HBsAg+HBeAb>HBsAb+HBeAb+HBcAb>HBcAb/HBsAb+HBeAb/HBeAb+HBcAb,除HBcAb、HBsAb+HBeAb、HBeAb+HBcAb血清H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每2样本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对比:重度病情患者>中度病情患者>轻度病情患者(P<0.05);不同HBV DNA表达患者CD3+、CD4+、CD4+/CD8+对比,HBV DNA阴性患者>低拷贝患者>高拷贝患者(P<0.05),CD3+、CD4+、CD4+/CD8+异常率对比,HBV DNA阴性患者<低拷贝患者<高拷贝患者(P<0.01);本组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外周血CD3+、CD4+、CD4+/CD8+均呈负相关(r=–0.789、–0.812、–0.706,P=0.012、0.007、0.001)。
结论
在慢性乙肝患者中FQ-PCR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与HBV-M、病情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有密切关系。
质量管理
Select
样本的保存条件对于CKMB质量检测的影响
孙承谋,杨正龙,李 俊,杨绍华,孔昌盛,朱玲娜
2020, 27(3): 518-521.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35
摘要
(
654
)
PDF全文
(3121KB) (
12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血清和肝素锂血浆样本的保存条件对于CKMB质量检测的影响。
方法
采用医院收集新鲜的血清和肝素锂血浆样本,按照既定的温度进行保存。分析各保存温度以及冻融对于CKMB质量检测的影响。
结果
低水平(5 ng/mL左右)的血清样本稳定性测定存在一定的波动,血清样本在各个温度保存7天内检测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和肝素锂血浆样本在–80 ℃保存时,较其他保存温度体现了一定的优越性,此外,血清和肝素锂血浆样本经过反复冻融后,出现检测值波动,存在下降趋势的情况。
结论
血清和肝素锂血浆样本建议新鲜样本当天测定,如若需要保存样本复测,请将样本保存于–80℃且反复冻融样本会对测定造成偏差,不建议使用冻融样本。
Select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分析性能验证
郭丽丽1,郭胜利2,李守霞1,陈丁莉1,孙彩霞1,张彦青1,宋学东1,秦志梅1,张海丽1,平 慧1,郭红霞1,任郁英1
2020, 27(3): 522-527.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36
摘要
(
624
)
PDF全文
(4422KB) (
119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验证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定量检测系统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 mass)的分析性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
方法
参照CLSI系列相关文件、国家相关卫生行业标准、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定量检测系统的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生物参考区间等分析性能进行验证、评价,将实验室验证结果与质量允许范围进行比较;并对CK-MB/CK活性升高或倒置现象进行验证。
结果
贝克曼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CK-MB mass浓度在14.185、36.467 ng/mL时,实验室批内不精密度(CVr)分别为2.778 %、2.172 %,总不精密度(CVl)分别为4.507 %、2.255 %;与罗氏E602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CK-MB mass进行患者样本比对,回归方程 Y = 1.0277 X – 0.5778,R2=0.9846,相关性良好,5、10、15、90 ng/mL浓度水平处的预期偏倚分别为–8.8%、–3.0%、–1.1%、2.1%,可接受;线性范围为1.865~186.34 ng/mL;临床可报告范围为1.865~1490.72 ng/mL;生物参考区间0~5 ng/mL适用于本实验室;能够很好的纠正实验室CK-MB/CK活性假性升高或倒置的现象。
结论
贝克曼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CK-MB mass的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参考区间等性能良好,能够规范检测、确保检测质量,满足临床需求。
Select
免疫透射比浊法血清白蛋白检测试剂盒的性能验证和临床应用评价
冯文强,易向民,关卓辉,陈碧霞
2020, 27(3): 528-532.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37
摘要
(
628
)
PDF全文
(3819KB) (
116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免疫透射比浊法血清白蛋白检测试剂盒进行性能验证和临床应用评价。
方法
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的标准要求,使用全自动日立生化分析仪7600-020,对该试剂盒的精密度、正确度、检出限、线性范围、干扰实验、参考区间、方法学比对进行验证,并将检测结果和厂家提供的的性能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该试剂检测血清白蛋白的批内精密度为1.1 %、批间精密度为1.2 %,均小于厂家提供的指标;正确度在允许偏倚范围内;检出限为0.152 g/L;线性斜率为0.9755,相关系数的平方R2为0.9945,大于0.99符合要求;生物参考区间符合率100 %;在厂家说明书标示的干扰物浓度范围内,对检测结果没有明显影响;与溴甲酚绿法做比对实验,相关性回归方程为Y=0.9894X–1.1033,R2为0.9794,在低值结果中两种方法学差异呈非线性分布,无法用校正系数调整。
结论
免疫透射比浊法血清白蛋白检测试剂盒在7600-020生化分析仪上主要分析性能符合厂家的声明,结果准确可靠,抗干扰能力强,可以开展用于临床检验分析。
综述
Select
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相关研究进展
刘姝灵1,2,向延根2,马小华2,税 剑2,潘建华2,石国民2,喻 容2,周前选2
2020, 27(3): 533-536.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38
摘要
(
946
)
PDF全文
(2910KB) (
312
)
可视化
收藏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是临床常见的院内感染致病菌,常引起泌尿系统、呼吸系统以及血流感染等。近年来,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引起的慢性感染日益得到重视,对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为了适应周围环境,肺炎克雷伯菌会形成生物膜(biofilm),这是一种相对于浮游细菌的生存方式,生物膜由细菌及其自身分泌的代谢产物(胞外多糖、蛋白质、胞外DNA、脂质等)组成。生物膜状态下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极强,容易逃避机体的免疫攻击,难以彻底清除,使临床抗感染变得更加棘手。本文就生物膜形成过程、生物膜状态细菌的耐药机制、生物膜测定方法以及生物膜防治作简要综述。
Select
孕妇外周血液中胎儿红细胞的研究进展
吕 娜,朱宏远,战思恩
2020, 27(3): 537-540.
https://doi.org/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3.039
摘要
(
672
)
PDF全文
(3019KB) (
183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认为孕妇外周血液循环中出现胎儿红细胞的主要原因是脐动脉和绒毛间隙之间的压力不同造成的。如果绒毛屏障受到破坏时,胎儿的血液就会通过绒毛间隙,进入到母体,最终出现在母体的外周血液循环中。通常可能会有很少量的胎儿红细胞在母体的外周血液循环中出现,这是正常的情况,且没有明显的胎儿和母体不良反应。但是当胎儿进入母体的血量超过一定阈值时,就会引发胎母输血综合征,引起严重的临床症候群。本文主要从胎儿红细胞的来源;现有检测方法;对胎母输血综合征的诊治;与新生儿贫血的相关性;在产前诊断中的价值;及对子痫前期发病预测等临床应用进展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新闻公告
更多
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
主 编:田亚平
刊 期:月刊
开 本:大16开
创刊时间:1994年
邮发代号:2-307
单 价:25.00元
年 价:300.00元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1703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294/R
转帐汇款:
户 名:中核(北京)期刊出版有限公司
帐 号:01090324900120111037620
开户银行:北京银行复兴支行
备注须标明稿号后三位以及第一作者姓名
下载中心
更多
单位推荐信
版权转让协议书
友情链接
更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
万方数据
CNKI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