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官方网站!

2010年, 第17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0-04-25
  

  • 全选
    |
    临床研究
  • 刘恩华,陈怀敏,孔丽清,刘志普,齐亚军,马丽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0, 17(2): 65-6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两组心肌损伤标志物对AMI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免疫比浊法和酶学速率法对79例AMI(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和40例非AMI组患者2、4、8、12、24h和2、4、7、14d的血清或血浆进行蛋白肽类标志物(Myo、cTnI、hs-CRP、BNP)和心肌酶学标志物(CK-MB、LDH、AST、α-HBDH)水平的动态测定。结果表明AMI组患者血清或血浆中两组标志物均明显高于非AMI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AMI患者在发病2~4h后联合监测Myo、cTnI、hs-CRP和BNP阳性率明显高于CK-MB、LDH、AST和α-HBDH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上数据表明Myo、cTnI、hs-CRP和BNP联合测定对AMI作出更准确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王嵬民,黄永强,李金梁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0, 17(2): 68-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高血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8(IL-8)的影响。AMI患者67例,根据高血压病史分为非高血压组37例,高血压组30例,对照组28名,采用ELISA测定各组患者入院第24h、第14d及对照组的血清IL-1β、IL-6及IL-8水平。结果表明非高血压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于AMI发病第24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发病第14天炎症因子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高血压组患者AMI发病第24h、第14d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组和对照组(P<0.001)。结果显示,IL-1β、IL-6及IL-8参与了AMI的发病,但高血压对炎性因子的升高起到了关键作用。
  • 殷少军,吕中伟,董福轮,陈维杰,陆卫东,祝炜,李微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0, 17(2): 70-7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时血浆脑钠素(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和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II,AngⅡ)水平的变化及无创通气(non-invasiveventilation,NIV)对其影响。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42例,随机分为无创通气(NIV)治疗组(21例)和常规治疗组(21例)。常规治疗组为强心、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并加用鼻导管给氧治疗;NIV治疗组为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NIV治疗,分别观察治疗3~5天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压、血气分析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ver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以及血浆BNP、ET-1和AngⅡ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组比较,NIV组治疗3~5天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明显,其SaO2、PaO2和LVEF显著升高(P<0.05),HR、RR显著下降(P<0.05)。NIV治疗后血浆BNP、ET-1和AngⅡ水平随心衰的纠正而显著降低(P<0.01),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NIV在改善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同时,也降低患者血浆BNP、ET-1和AngⅡ水平,NIV对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的影响可能在治疗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 马福禄,孙序银,宋自春,汤红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0, 17(2): 74-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血清HA、PC-III、Ⅳ-C及LN与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关系,用RIA法检测578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A、PC-III、Ⅳ-C和LN水平。结果表明,血清HA、PC-III、Ⅳ-C和LN水平与慢性肝病的发展呈正相关,且在肝纤维化阶段处于最高水平(P<0.05)。结论:血清HA、PC-III、Ⅳ-C和LN水平可反映慢性肝病的病情轻重,动态观察其变化可掌握病情演变,并可作为诊断肝纤维化的血清检测指标。
  • 李金斌,刘萍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0, 17(2): 76-7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观察乌灵胶囊对于心脾两虚型郁证的临床疗效。将37例郁证患者分为心脾两虚组(Ⅰ)和非心脾两虚组(Ⅱ),分别服用乌灵胶囊2,4周后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疗效评价比较疗效。与治疗前相比,治疗2周后Ⅱ组显著差异(P<0.05),Ⅰ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4周后Ⅰ、Ⅱ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Ⅰ组与Ⅱ组相比,2周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4周后无差异。两组治疗郁证的显效率分别为84.6%和75.0%,无统计学意义(P>0.05)。乌灵胶囊对于各种郁证都有较好的疗效,对心脾两虚型郁证起效更明显,效果更显著。
  • 李倩,窦亚玲,甘勇,倪安平,刘荣凤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0, 17(2): 78-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血清轻链定量及κ/λ比值和尿液轻链定量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诊断价值。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165例不同类型的MM患者血清轻链含量并计算κ/λ比值,同时检测尿液轻链含量。各型MM组患者血清轻链含量及κ/λ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型MM组患者MM所属尿轻链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MM所属尿轻链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和尿液轻链含量定量测定对MM的诊断分型及疗效观察有临床应用价值,血清和尿液轻链联合检测可提高M蛋白检出率。
  • 陈雪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0, 17(2): 81-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血清β-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临床价值,选择确诊的异位妊娠患者118例(药物保守治疗者72例,手术治疗者46例),测定其血清β-HCG值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显示,能用药物保守治疗且成功者其血清β-HCG含量全部<200mIU/mL,而需手术治疗者血清β-HCG含量<200mIU/mL者仅占26.3%,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这提示血清β-HCG值的监测对异位妊娠的诊断、治疗措施的选择及保守治疗效果的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在治疗异位妊娠过程中,血清β-HCG是判定治疗成败与否的良好标志物。
  • 王秀芹,马宏星,严惟力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0, 17(2): 83-8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筛查作用及其适用人群。比较我院行AFP、CEA、CA19-9、CA-125检测的恶性肿瘤患者和良性消化系疾病患者的四项肿瘤标志物的含量,计算并比较其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发现,联合检测CA-125+CA19-9能明显提高消化道空腔器官的恶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但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下降。联合检测更多的肿瘤标志物并不能使诊断准确性提高。对于消化系统实质器官的恶性肿瘤来说,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无实际应用价值。去除肝硬化患者、良性胆道疾病及病毒性肝炎患者可明显提高特异性及灵敏度,联合检测CA-125+CA19-9对于合适的患者有助于提高消化系统空腔器官恶性肿瘤的早期检出率。
  • 杜馥曼,杨玉芝,冯琨,王丹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0, 17(2): 86-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观察Galectin-3和CD44v6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表达差异,探讨其在甲状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份甲状腺癌组织、38份甲状腺良性结节及29份正常甲状腺组织中Galectin-3和CD44v6的表达。结果显示,甲状腺癌组织中Galectin-3和CD44v6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良性结节和正常甲状腺组织(P<0.005),其中乳头状癌和滤泡状腺癌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它类型癌组织(P<0.005)。结论:Galectin-3和CD44v6可以作为甲状腺癌鉴别诊断的较有价值的标志物。
  • 基础研究
  • 戴敏超,陆灵美,陈峰,赵瑛,刘志民,邹俊杰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0, 17(2): 89-9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白藜芦醇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的作用。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糖尿病对照组、α-硫辛酸组、白藜芦醇小剂量组、白藜芦醇大剂量组,进行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灌胃干预。12周后处死大鼠,检测各组坐骨神经抗氧化酶活力和MnSOD表达量,并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显示,糖尿病对照组大鼠抗氧化酶活力降低,白藜芦醇能显著提高MnSOD的表达量和活性,坐骨神经髓鞘和雪旺细胞核出现退行性改变。以上数据表明,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中MnSOD活性下降;白藜芦醇能提高MnSOD表达和活性,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
  • 刘金娟,崔毓桂,马翔,刘嘉茵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0, 17(2): 94-9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Hsp27是小分子量热休克蛋白亚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主要参与细胞内蛋白质的折叠、抗凋亡、甾体激素合成、氧化应激及信号通路等生理过程。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理与病理生理功能,本文构建了针对小鼠Hsp27基因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在AD-293细胞中与Hsp27超表达载体共同转染,观察其对Hsp27表达的影响。根据siRNA靶序列的设计要求,设计并合成针对小鼠Hsp27的siRNA靶DNA序列,克隆至穿梭载体pShuttle-H1中,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在BJ5183细菌中进行同源重组,转染AD-293细胞,包装得到含siHsp27的重组腺病毒,在体外与Hsp27超表达载体共转AD-293细胞。通过酶切鉴定、序列测定和Westernblot鉴定,确定小鼠Hsp27siRNA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且该重组腺病毒能降低67%的Hsp27蛋白表达。本文构建的针对小鼠Hsp27基因的siRNA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Hsp27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顾艺,肖婧,孙琳,焦伟伟,冯卫星,吴喜蓉,申阿东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0, 17(2): 98-1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许多病例对照研究对P2X7基因多态性与结核易感性的关联性进行了探讨,但由于入选病例有限,造成了这些研究结果的不可信。本文应用主题词和关键词“gene”、“P2X7”、“tuberculosis”和“结核”,检索了1998年1月至2009年8月MEDLINE、PUBMED、OVID及CBMdisc数据库发表的有关文献,并辅以文献追溯的方法,手工检索相关的参考文献,试图通过Meta分析,探讨人群P2X7基因2个多态性位点与结核易感性的关系。结果显示,与1513A和-762T等位基因相比,P2X7基因上1513C和-762C多态性等位基因的合并OR值分别为1.43(95%CI为1.21~1.69;P<0.0001)和0.88(95%CI为0.65~1.20;P=0.43)。研究结果提示,人群P2X7基因1513多态性位点与结核易感性相关,而-762多态性位点与结核易感性不相关。
  • 方法研究
  • 马冬红,陆汉魁,高云朝,葛雯莉,熊江,刘俏平,顾青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0, 17(2): 102-1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六种免疫检测方法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析检测方法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及对临床诊断的影响。纳入研究的样品150份,甲亢、甲减和表面健康人各50份。免疫检测方法包括一种放射免疫分析法(RIA),一种免疫放射分析法(MRIA),四种自动化检测方法(三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一种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结果表明,六种免疫方法在检测血清TSH时相互之间存在不同程度差异(P<0.05),其中RIA法在甲亢组和表面健康组的检测值与其他方法的检测值间均不具有相关性(P>0.05);IRMA法在甲亢组的检测值与四种自动化检测法的检测值相关系数较低(r为0.38~0.41);四种自动化检测法两两之间的检测值间均高度相关(r为0.92~0.99)。在临床诊断符合率方面,四种自动化检测法相互间无显著差异;IRMA法在甲亢组同四种自动化检测法有显著差异(P<0.01),而RIA法不能将甲亢病人同表面健康组区分,不宜用于甲亢诊断。
  • 李辉,蔡浩原,张璐璐,陈兴,孙建海,崔大付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0, 17(2): 106-1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对肾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表面等离子体谐振生物传感器具有无需标记、灵敏度高的特点,因此有望在本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自制的SPR生物传感器,对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直接法和间接法对人血清白蛋白进行检测,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直接法可以检测到0.1μg/mL的人血清白蛋白,间接法的检测范围为1~50μg/mL,两种方法分别可通过双抗夹心法或二抗对传感器响应值进行放大,以进一步提高灵敏度。
  • 丁修冬,褚衍闯,陈院朝,王琰,霍爱梅,董梅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0, 17(2): 109-1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分析检测毛细管蛋白电泳及CRP、ADA、LDH、TP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价值,对75例不同病因引起胸腔积液的患者胸腔积液进行电泳分析及CRP、ADA、LDH、TP浓度检测。结果显示,结核组与恶性组的胸腔积液电泳的各条区带比率白蛋白分别为(54.53±4.25)%和(61.85±2.88)%,α1球蛋白分别为(7.47±2.25)%和(4.40±1.36)%,α2球蛋白分别为(8.56±2.32)%和(5.86±1.33)%,CRP水平分别为22.83±13.76mg/L和8.70±8.61mg/L,ADA水平分别为44.78±18.16U/L和17.47±11.28U/L,LDH水平分别为293.69±185.29U/L和869.93±550.73U/L,两组差别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的β1球蛋白带的比率分别为(6.19±0.63)%和(6.00±0.77)%,β2球蛋白带的比率分别为(4.82±0.99)%和(4.75±0.93)%,γ球蛋白带的比率分别为(17.83±2.11)%和(17.17±2.22)%,TP分别为45.07±8.92g/L和40.54±10.29g/L,两组差别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毛细管电泳分析有助于对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和诊断。
  • 研究报告
  • 王雨,巴雅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0, 17(2): 112-1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张雪琦,李君光,张丽凤,姜秋菊,张雪峰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0, 17(2): 113-1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周颖,曾林波,李喆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0, 17(2): 115-1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焦立群,曹晋桂,王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0, 17(2): 117-1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任爱英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0, 17(2): 119-1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王涵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0, 17(2): 120-1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范振符,陈智周,范飞舟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0, 17(2): 122-1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张朋军,邓心新,田亚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0, 17(2): 126-1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徐原,娄金丽,李宁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0, 17(2): 130-1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唐小玲,毛绍蓉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0, 17(2): 132-1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会议动态
  • 卢霞,王荣福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0, 17(2): 134-1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